【天天聚看点】党建引领,集体经济“破茧成蝶”

来源:安徽新闻网-安徽日报 2023年05月31日

壮大村级集体经济,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。近年来,安庆市以抓工业经济的思路,深入实施“培强扶优”专项行动,谋划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“十大专项行动”,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工作持续位居全省第一方阵——党建引领,集体经济“破茧成蝶”

调查录——“强基固本新实践”系列报道②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望江县太慈镇慈湖村利用集体林地,打造精品茶园发展文旅产业,增加群众收入。本报通讯员 嵇奕华 摄

桐城市吕亭镇双龙村充分利用村内资源,打造红色教育基地,带动村集体和村民双增收。本报通讯员 胡国贵 摄

一个偏远山村的蝶变

同台竞技,亮家底、展实招,相互学习,取长补短。

5月26日,在安庆市委组织部举办的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“擂台赛”上,望江县高士镇黄河村从各县区推荐打擂的19个村中脱颖而出,一举夺得一等奖。

从几年前的集体经济收入为空白,负债超200万元的贫困村、后进村,黄河村何以一跃成为经济强村、明星村?

“2016年以前,是典型的‘空壳村’,10年间换了6任书记,村党组织缺乏凝聚力,说话没人听、干事没人跟。”话说当年,黄河村党总支书记徐根南感慨良多。

转机发生在2017年,省国资委扶贫工作队驻村帮扶后,徐根南带领村“两委”抓住机遇,理清发展思路,盘活集体资产资源,打造农业种植区、工业集中区、特色种养区三区融合的发展格局,村里先后建成了100 亩的现代农业产业园,引进一家纺织公司落户投产。

昔日贫困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2021年以来,黄河村每年集体纯收入超百万元,先后荣获“安徽省美丽乡村示范村”“安徽省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先进集体”“安徽省乡村振兴示范村”等称号。

开启新征程,绘制新蓝图。徐根南介绍,村里目前正申报800万元项目资金,扩容升级产业基地,做大做强村级工业集中区;推动投资5.5亿元的智能家居项目建设,带动周边300人就近就业。

黄河村的蝶变,是安庆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缩影。近年来,安庆将推动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“重中之重”,响鼓重锤地抓、真刀真枪地干,全市130个乡镇串点成线、连线成面、扩面成景,逐步形成“村村建强、整乡推进”的集体经济发展格局。

2022年,安庆市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总量超9亿元,村均达62.34万元,其中50万元以上的村超过半数,各项指标再创历史新高,实现质的提升。

唤醒沉睡的“金山”

村级集体经济是一座沉睡的“金山”。

安庆市坚持党建引领,抓好统筹谋划,县级强化规划制定、资源整合、政策配套等,推动集体经济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;乡镇发挥“龙头”作用,坚持“项目为王”,谋划实施一批优质项目,确保选得准、建得好、管得严;村级增强内生动力,精心实施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“十大专项行动”。

发展集体经济,人才是根本保障。安庆市在人才的“选、育、用”上求长效,打造一支政治素质好、群众威望高、带动能力强的干部队伍。

着眼乡村振兴需要,安庆选拔729名熟悉农业产业的干部进入乡镇领导班子,推动村级“两委”班子年轻化、知识化和专业化,全市村“两委”班子成员平均年龄41.3岁,村党组织书记、村委会主任“一肩挑”比例达99%。村党组织书记中农村致富带头人540人,外出经商返乡创业365人,给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。

安庆市委组织部副部长、市委非公工委书记桂锐介绍,安庆把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情况,作为县乡党委和政府综合考核评价、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,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绩效与扶持政策资金、村干部收入“双挂钩”机制,激发基层抓发展的信心和动力。

据统计,全市有443位县级干部联系包保重点扶持村,各县市区累计组建工作专班144个,县乡党政负责同志对全市1404个村(社区)包保联系全覆盖,实现村村有人管、事事有人抓。近年来表彰集体经济先进村625个次、奖励资金累计超2500万元。

干好有奖励,实干得实惠。安庆市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作为村干部评先评优、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,全市32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突出的优秀村党组织书记进入乡镇领导班子,39人挂任乡镇领导班子成员或享受待遇,8人提拔为事业单位副科职务,29人转任为事业编制人员。

桐城市、岳西县大力开展“十佳”村书记、主任评选表彰,“十佳”人选择优挂任乡镇党委委员、进入事业编制或享受事业副科待遇。对村级集体经济贡献较大的“担当作为好支书”,桐城市还给予1万元奖励。

激发持续增收的活力

改造利用村内原三线遗址502厂,岳西县主簿镇大歇村打造以红色文化传承、军事文化体验、国防民防科普为一体的“代号502爱国主义国防教育基地”,年接待游客数量近1.5万人次,旅游综合收入100多万元。

多元化发展,是农村集体经济焕发活力的关键。安庆大力实施“培强扶优”工程,引导各地依托当地资源优势,以项目带动发展,探索形成了“产业培育型”“实体经济型”“乡村旅游型”“电子商务型”等多元化发展模式,实现乡有主导产业、村有特色产业、户有增收项目。

激活沉睡资源,让资金资产动起来。全市开展资源开发利用和资产盘活攻坚行动,出台土地规划、融资担保、项目管理等方面政策措施,累计争取上级专项扶持资金2.03亿元。纵深推进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试点,评定信用村级集体经济组织1114个、信用村855个,累计授信216.61亿元、用信97.04亿元,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注入金融活水。

宿松县二郎镇二郎社区积极盘活闲置资产,实现“荒地变厂地”“空房变厂房”,使“闲产生金”,实现社区集体经济增收20万元,带动群众累计受益16万元以上。

立足丰富的文化资源,安庆用好用活桐城六尺巷、石牌戏曲、邓稼先故居、严凤英故居等特色历史文化资源,培育民宿客栈、农家乐、度假村、农耕体验等旅游新业态,让农文旅资源对接起来,把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。

“互联网+”融合行动,让线上线下连起来,加快构筑现代农业电商销售网络新模式。

桐城市老梅村利用“中国淘宝村”品牌效应,投资70万元建设安庆市第一家村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,通过提供场地给入驻企业收取租金、与电子商务公司合作收取分红等形式壮大村集体收入。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1.56万元,小微电商企业已达148家,实现网络销售收入1.2亿元。

延伸产业链、提升价值链,安庆各地推动农业生产“接二连三”,做大做强桐城小花、岳西翠兰、天柱山瓜蒌、望江黄鳝等一批优质特色农产品,建成优质粮油、高效园艺、有机畜禽、特色水产和生态林业“五个百万基地”,让村集体“钱包”鼓起来,村党组织“腰杆”硬起来,为推进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能。

安庆市委常委、组织部部长李明月表示,全市将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,扩大“朋友圈”、延长产业链、拓展新赛道,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引入新动能、激发新活力,推动全市村级集体经济实现裂变式增长、引领性突破,让群众增收致富渠道越走越宽、乡村振兴发展路子越走越广。( 本报记者 黄永礼 班 慧)

关键词: